一地鸡毛 (第1/2页)
这次分封,项羽以为解决了沛公这个难题,其他的就相对容易多了。
为了便于日后节制各路诸侯,在分封这个事情上,项羽和项伯、范增动了不少脑筋。
原先的齐国和赵国是战斗力比较强悍的国家。像赵国,曾经以一己之力对抗匈奴,李牧领军大败匈奴十几万铁骑,把匈奴打得不敢南下觊觎中原。秦灭赵国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。长平之战,虽大败赵国,坑杀四十万赵军,仍然无法一口吃掉赵国。
至于齐国,项羽更是不敢等闲视之。作为战国七雄之一,齐国的实力与秦国不相上下,有时甚至超过了秦国。齐湣王时期,齐国与韩、魏组成联军,在垂沙之战中大破楚军。后来,齐国大将匡章又率领齐、魏、韩三国联军向秦国发起进攻,一度攻破函谷关,迫使秦国割地求和,因此,齐王还一度以东帝自居。
这两个国家,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,那就是“战斗民族”。除了沛公以外,这两个国家没有处理好,一定会后患无穷。不过这也难不倒范增和项羽,他们把处理秦国的那一套搬到这里,那就是拆。
把齐国一分为三,齐王田都,封地齐;济北王田安,封地济北(山东西北部);胶东王田市,由原来的齐地迁往胶东(青岛、烟台、威海等地)。
把赵国一分为二,常山王张耳,封地赵;代王赵歇,由赵地迁往代(故地在今河北蔚县)。
安置好齐、赵之后,剩下的要么是小国,要么就是项羽手下的一些功臣了。
九江王英布,封地九江郡(今江西);
衡山王吴芮,封地衡山郡(鄂、豫、皖交界的大别山脉周围一带);
燕王臧荼,封地燕国(今北京、天津、辽宁南部)
临江王共敖,封地南郡(湖北旧荆州、安陆、汉阳、武昌、黄州、德安)
辽东王韩广,由燕迁往辽东(辽宁省东部和部分南部地区)
西魏王魏豹,封地由魏地迁往河东(山西省的西南部)
韩王韩成,封地原韩国(河南禹州一带)。
十九路诸侯就此诞生,这次分封总体来说,还是按照功劳的大小和原有的势力大小来决定的。
像魏王豹,本来就是诸侯王,巨鹿之战他一直跟随项羽,直到进入关中,所以项羽本来就想封他为魏王,只因项羽定都彭城,他相中了原魏国属地,只好“忍痛”将东魏地割了一块下来拱卫彭城。魏王只好带着“西魏王”的高帽前往西魏地就职去了。
再比如赵国将领司马卬和申阳,在围剿章邯时立下功劳,项羽不会吝啬,将司马卬封为殷王,申阳也捞了一个河南王当当。
作为赵国丞相,张耳由于名气太大,又是坚守巨鹿的核心成员,项羽不惜将赵王歇迁往代地,毫不犹豫将张耳封为赵王。战功赫赫的英布,鼎力支持者吴芮,还有臧荼等都榜上有名。
倒是在分封齐国的时候,项羽将跟随自己打到关中的田都封为齐王,将原齐王田市改封胶东王。这个分法打破了齐国境内的原生态,使得齐王田儋的弟弟田荣心怀不满,起兵杀死了田都和田安,干脆自己当起了齐王,当然这时后话。
还有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名字不在这次分封的名单中。他只得了南皮三个县,算是给了个安慰奖。
这个人就是陈余。
陈余是赵国的大将军,巨鹿之战,肩负协调诸国大军的责任。之前一再派使者请求项羽出兵,在打败章邯后,还积极写信促使章邯的投降的人。如此劳苦功高的人,为何这次没有受封呢?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