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基因掌控者 > 正州篇 第266章 坦克发威

正州篇 第266章 坦克发威

正州篇 第266章 坦克发威 (第1/2页)
  
  “看来这4头丧尸其中一只就是尸潮的指挥者,如果可以拿下,这次的尸潮就不足为惧。”范华指了指图片上清晰打印出来的图片,郑重其事道。
  
  众人也是一阵点头,经过严密部署,基地打算出动坦克等一系列武器在基地内动用,打算不惜一切代价击杀这4头丧尸。没了指挥者的尸潮,犹如没了头的苍蝇乱转,毫无章法,不攻自破!
  
  这一次的尸潮就算全部解决掉,智慧丧尸不死,它也可以东山再起,张旭才不会做放虎归山的行为,他有机会肯定会杀掉这头丧尸。
  
  基地也不敢动用太过毁灭的武器,毕竟尸潮退去还要在原来基地上加固,自家玩这些武器岂不是自拆城墙而且,墙体内就有十万左右的军队和基地幸存者,所以像导弹车之类的是肯定不能用的。
  
  最多使用坦克或者装甲车来冲散这些进化丧尸,让它们落单无法保护这头指挥者,问题也接踵而至,指挥者到底是这4头丧尸的哪一个?
  
  排除了猎杀者,受重伤还要参加战斗,表示它也受到控制,而那头体型高大的力量型丧尸也不同寻常,背部遍及骨刺,一层一层,像是披上一件斗篷一样,肌肉爆棚,上半身完全彰显倒三角的模样,是Z江省的一处地字号基地发现的,同时也被这头坦克一样无畏的它给覆灭了,人们给它给它赋予了称号叫开拓者。
  
  而肩膀的智慧丧尸也图鉴从未记录过的种类,能力未知,长相怪异,仿佛一只章鱼,但那可都是它退化后的四肢,依稀有五指可见,脑袋奇大无比,众人无法猜测它无法捕猎,所以才只能依附在开拓者的肩膀上一动不动,形成共生关系。
  
  可以肯定,这头未知的丧尸会开拓者有着一定的帮助,最坏的可能就是两者战斗之间会有一定的配合。
  
  还有一个不太引人注目的瘦小丧尸,它生前可能是一名年轻女性,现在化作一头可怕的高级丧尸,会议室的人也不是没有人认定这头才是指挥丧尸,但它和猎杀者走在一起,就很大程度的说明了它的地位和猎杀者一样,唯独最前面的两头丧尸引人注目。
  
  毕竟它也是图鉴里未曾记录的,所以也不是不排除这个瘦小丧尸,由于能力什么的都未知,所以基地暂且没给它们赋予称号。
  
  经过再一次的信息传来,基地内的所有进化丧尸都收到消息,不再深入中心区,而是集合在落点范围,准备迎接它们的头目。
  
  “地面联防部队装备坦克30辆,20辆步战车进行协同作战,务必把这些聚集的高级丧尸一并冲散,之后希望马缙和张旭你们率领多人进行单个消灭,王牌部队也会远程支援。”范玉成下令道。
  
  “30辆坦克!”众人自然知道事情的严重性,但是何必要这么大费周章地用这么多坦克,现在兵工厂并不能制造坦克,最大原因还是材料问题,真的用一辆少一辆。
  
  基地的坦克并不多,很多人以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坦克数量会有几十万?但事实并非如此,其实有些国家服役的甚至只有几百台,毕竟现在是和平年代,信息发达,即便战争也是那种无人驾驶坦克又或者信息战,根本不需要人类亲自出马,减少人员的不必要损失。
  
  23世纪的Z国服役的坦克也才3万左右(不要杠,上网查现在曝光的有多少辆,本作者写的也是未来),有很多类型的,其中最高端的就属反重力坦克和蓝屏激光坦克,剩下大部分都是无人驾驶的远超操控型坦克,小部分都是需要人员驾驶的普通坦克。
  
  34个省平摊3万坦克,一个省也就分900台大概这么多,Z国现在的天字号基地也就是原先的军事基地,全国有260多座,基本上每个省平均7个天字号基地,从900台坦克来分,也就只有一百多台。
  
  更何况地字号和人字号的聚集并不是原先就是军事基地,大部分是天字号分摊下一部分人员去支援,留守在那,设备也相应差一点,武器还都是天字号提供的,又抽调一大部分兵力、人力、物力。
  
  原先正州基地有130台,损毁了十几台,又加上病毒动荡和支援其他基地,前前后后失去近50台坦克,最先进的坦克根本损耗不起,一个反重力坦克的价值可顶得上10几辆普通坦克。
  
  现在剩下能出动的都是一些需要人工驾驶的坦克,又一次出动30辆,可谓是伤筋动骨,刚刚阻截圆盾骑士的时候也被破坏掉两辆坦克,这才叫马缙回防。
  
  出动的是99W-320式坦克,一种Z国自主研发的中型信息化坦克,重达43.72吨,一门口径130毫米的滑膛炮,可以兼容多种炮弹,最远有效打击5000米左右,拥有自动瞄准与自动规避打击等信息处理技术。坦克搭载了特殊的复合装甲和矩形装甲等被动装甲,只能被动防守,特点就是坚硬,可以挡住穿甲弹1.5米左右的穿透。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,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