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殷商玄鸟传 > 第一一九章 发展大计

第一一九章 发展大计

第一一九章 发展大计 (第2/2页)
  
  越过白令海峡,在辽阔的北美大陆,生活着上百万人口,那里才是胥余的目标。
  
  他们都是黄种人,只要化之以文,假以时日都可以变成纯正的商人。
  
  而且这些人被劫掠过来之后,大多要从事最艰苦的基建工作。
  
  挖煤矿,挖铁矿,挖石油,修铁路,修公路,建房子……
  
  胥余只要平稳发展二十年,二十年后,这批没文化的老人大多会死去。
  
  而成长起来的一代,都是说着华夏语言,行着华夏礼仪的新一代青年。
  
  那时,整个东北的人口规模将会超过三百万,进入全盛时期。
  
  ……
  
  对于“洞庭之盟”,东商很多人是有意见的。
  
  当初得知抓到周成王的时候,东商内部可以说是人心振奋,都建议要用周成王来谋取种种好处。
  
  结果胥余一转头,议和了。
  
  议和就议和,还把青霉素和枪支给人家了,这让很多人都不能理解。
  
  但自家人知自己事,虽然说活捉了姬诵。
  
  但梅里已经被十五万大军团团围困,西北的势力已经暴露。
  
  把人逼急了,另立天子也不是做不出来,姬氏后裔多的是。
  
  到时候梅里的三万人马怎么办?奄城的数万百姓怎么办?
  
  西北奄人虽然乘虚而入攻破了丰镐二京,但目标已经暴露,面对后续的围剿报复,又该如何应对?
  
  云霄仙子私自下界,帮自己吓跑了龙族大军,阐教弟子。可她虽然牛逼,毕竟不是天尊的对手。阐教弟子们去请元始天尊了,云霄仙子该何去何从?
  
  无论如何,胥余都必须保住云霄仙子,就好像他当初想方设法保住哪吒那样。
  
  一方面,云霄仙子强大的神力能够为胥余的工业革命提供无穷的动力;另一方面,保住了云霄仙子,也就获得了截教的友谊。
  
  毕竟阐教是站在西周那边的,那么东商想要和西周对抗的话,除了和截教抱团别无选择。
  
  而且,一旦东商和截教捆绑在一起,阐教想再帮助西周干东商的话,就要投鼠忌器了。
  
  西方神族那边可是虎视眈眈,如果两教再次内讧,让牧野之战的惨剧重演的话,那西方诸神怕是做梦都要笑醒了。
  
  因此,在胥余看来,这个盟约并不吃亏,它不仅仅是换来了和平,赢得了发展的时间。
  
  更重要的是,西周得到了青霉素和枪支这两样关键技术之后,他们会干什么?
  
  这两样东西,其实都是战争利器。
  
  青霉素会大大减少人口的死亡,比如一场战打下来,双方各自受伤了两千人。没有青霉素的一方,这两千人绝大部分都会因为伤口感染而死去。而有青霉素的一方,伤员大多可以活下来,重上战场。
  
  这些重上战场的人,可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,不是重新招募的新兵蛋子能比拟的。
  
  枪支就不说了,在这个年代堪称神器,胥余只用两个连就覆灭了吴国数千将士,己方甚至都没人受伤。
  
  如果西方想不到好的办法应对的话,那么西周只要出动一支数千人的队伍,就能够打穿整个欧洲。
  
  拥有这样的两大神器,谁能忍得住不往外扩张?而盟约已经写明了,你西周不许再打东商的主意。
  
  既然东北不能打,那往哪里打?
  
  胥余已经为他们选好了。
  
  三万雅利安人入侵大周,将秦邑屠城,这我大周能忍?
  
  我大周能不出兵报复?
  
  数百年前你雅利安人入侵大商的时候,被商后妇好斩杀数万。
  
  我大周难道不如大商?我不打得你们这群白戎生活不能自理显不出我大周的威风?
  
  什么印度,什么巴比伦,都给我等死吧!
  
  ……
  
  西周一旦大举西进,西方的神必然坐立不安。
  
  按理说人界的战争神族不应该插手,可是不插手的话敌人又太强,一旦被征服,那神就只有等死的命。
  
  比如几百年前雅利安人入侵了印度地区,还成功了。
  
  于是雅利安人的神也就成了印度的神。
  
  雅利安人创立了婆罗门教,将印度半岛的土著纳入统治之下,定为下等人,印度原生的神族就此覆灭,再也无人知晓了。
  
  现在,印度土著的命运将在雅利安人的身上重演,雅利安人的神族坐得住吗?
  
  他们必然会明里暗里地插手,阐教自然也不会袖手旁观。
  
  到时候两边就掐起来了,阐教是目前全球最强神族,大佬亲自下场撕逼,西方众神能不紧张吗?
  
  这样,大家的目光都会被吸引。
  
  而胥余,就可以偷摸跑到北美去搞掠夺。
  
  美洲现在连个正经的主神都没有,就一群羽蛇。
  
  截教虽然弱小,但也不是羽蛇一族惹得起的。
  
  如此一来,胥余祸水西引,偷摸发财的计谋也就得逞了。
  
  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,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