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,老祖宗慌了 > 第一百零一章:刘彻:关羽!你嘴怎么这么笨啊!

第一百零一章:刘彻:关羽!你嘴怎么这么笨啊!

第一百零一章:刘彻:关羽!你嘴怎么这么笨啊! (第1/2页)
  
  【公元212年十二月,刘备与刘璋决裂,并发动战争。刘备一直向成都逼近,诸葛亮、张飞和赵云亦入蜀助战,但刘备军队在雒城时受阻一年,期间,庞统中流矢,不治而亡。】
  
  【公元214年五月,刘备等人围困成都,刘璋向刘备投降。】
  
  【刘备入成都,自领益州牧,大宴士卒,以诸葛亮为军师将军,以关羽董督荆州事,授权掌管镇守荆州五郡。】
  
  【又对诸葛亮、法正、张飞、关羽四人各赏赐了黄金五百斤、白银千斤、钱币五千万、锦帛一千匹对有功将佐论功行赏、加官晋爵。】
  
  【同时,采纳刘巴建议,铸直百钱,开办官市,稳定物价,恢复生产。】
  
  【任用诸葛亮清明法治,很快就巩固了在益州的统治地位。】
  
  ……
  
  大汉,
  
  看着进入成都后,大摆酒宴,犒劳三军的刘备。
  
  刘邦坐直身子,抚掌大笑:
  
  “不容易啊,真是不容易!”
  
  “自他起兵到现在,已整整过去了三十年了。”
  
  “历经磨难,饱尝艰辛,屡仆屡起,愈挫愈奋!”
  
  “一转眼已经五十四岁了!这小子终于成功了!”
  
  一旁的吕雉也开口道:
  
  “按照诸葛亮的规划,现在刘备已经跨有荆、益了。”
  
  “只待天下有变即可。”
  
  ……
  
  炎汉·光武帝时期
  
  刘秀看着天幕,脸上露出一抹神采!
  
  入主西川,霸业初成。
  
  只要以待天时,这汉室…
  
  有希望再次兴盛!
  
  ……
  
  季汉,
  
  殿内众人看向关羽,而关羽也是一脸茫然。
  
  刘备和诸葛亮相视一笑。
  
  “来人。”
  
  随着刘备的一声呼唤,殿外一名侍从托着漆盘从外走进,来到刘备身边,躬身俯首,高举漆盘。
  
  刘备站起身,拿起漆盘上的印绶,走到关羽面前。
  
  众人见到这幕,也都纷纷起身,注目而视。
  
  “二弟,这次将你从荆州召回。”
  
  “一来同庆喜事,二来…”
  
  刘备手中的印绶塞到关羽手上,郑重道:
  
  “荆州之地就托付于你了!”
  
  关羽怔愣的看着刘备。
  
  荆州之地究竟有多重要,他是明白的。
  
  可以说,荆州之地,就是刘备的身家性命。
  
  如此重要之地,必须是忠心且能力十足的将军才能镇守的。
  
  关羽接过印绶,看着刘备肃穆道:
  
  “大哥,弟,必不负所托!”
  
  ……
  
  【刘备夺得益州后,孙权大怒。】
  
  【因为在刘备进益州之前,孙权就曾要攻打益州,但被刘备用借口挡了回去。】
  
  【如今,刘备自己夺取了益州,这不是摆明了拿他当傻子耍吗?】
  
  【公元215年五月,孙权命诸葛瑾出使益州,目的只有一个——让刘备归还荆州。】
  
  【而刘备则是推脱道:“我正要攻打凉州,等我得到凉州,定当将荆州给你。”】
  
  【孙权又怒!随后任命了长沙、零陵、桂阳三个郡的官吏,命他们即刻到辖区赴任。】
  
  【但此时关羽正在江陵镇守呢,孙权任命的官员,全都被关羽给赶了回去。】
  
  【随后就是非常乱的一阵三郡攻防战,最后的结果是江东一方拿下三郡,刘备率五万大军亲到江陵,关羽东进益阳,双方马上就要一场恶战。】
  
  ……
  
  天幕上继续播放着,
  
  益阳城外,一处小亭之内,
  
  鲁肃与关羽相对而坐。
  
  两人身后百步外,各有百余将士,手持佩剑。
  
  鲁肃先声夺人道:
  
  “我主当初之所以把南郡等地借给伱们,只因当时你们无处容身。”
  
  “如今你们得到了益州,却全无归还荆州之意,我主按约取回三郡,你们又不答应,此是何理?”
  
  关羽大马金刀的端坐于位上,闻言,双目微眯,捋着长须道:
  
  “赤壁之时,左将军也身在行伍,戮力破敌,岂得徒劳,无一块土?阁下此来,莫非是想强夺不成?”
  
  鲁肃闻言,冷哼一声:
  
  “关将军莫要诓我。”
  
  “当初刘豫州在长坂坡时,兵马不足,计穷虑竭,志势摧弱,图欲远窜,望不及此。”
  
  “我家主公矜愍豫州无栖身之地,才割爱借荆州以济其患,使有所庇荫。”
  
  “但刘备矫饰私情,已取得益州,还想兼并荆州!”
  
  “此等行为连凡夫也不忍行,何况整领人物之主乎!”
  
  关羽哑口无言。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,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